|
发表于 2013-10-1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晚啦
1
由于自律意识薄弱,监督管理不到位,社会中存在的食品行业制假售价泛滥,人们相互之间缺乏信任,鉴定专家违规出具鉴定报告,网络推手的恶意道德炒作,医疗领域医生收受红包,教育领域教师趁机敛财,领导干部不作为等现象,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不道德现象和诚信、信任危机。
[color=](需要好好审题,题目明确要求有条理,需要分条说明,还有一点就是最好说明下本质问题所在)
2
编者按:最可爱的人:诚实守信包工头孙先生,春节期间冒雪赶路为民工发工资,路遇车祸,全家遇难,亲属含泪完成孙先生遗愿,如数发放民工工资;爱岗敬业徐先生被查出肾衰竭和尿毒症后,大爱无边,不仅解除婚约,而且仍坚守教育岗位,同时为灾区捐款献爱心;爱心妈妈吴女士紧急关头双手接住坠落女童,随身受重伤仍笑容灿烂。
[color=](最好在开头点题,把这些榜样的先进行为实质点明,说明对我们的作用)
3
将道德失范的根源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缺乏说服力的。
首先,道德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两个互不相关的事物,因而将后者作为前者的原因在逻辑上是缺乏理论支持的。
其次,纵使道德失范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后者是前者的原因。
再次,即使有证据证明后者是前者的原因,但此原因不具有唯一性,这种原因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道德失范的结果发生。如题目中提到的美国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也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必然导致道德失范。
综上所述,网民A
将道德失范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
[color=](这个题还是讨论的时候详细说一下吧,我现在也糊涂了)
4
首先,针对制假者,如加工店老板和从业人员小张,向其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其次,针对工业用添加剂的卖主,整顿规范其经营行为,不得向私营个体经营户经销工业用添加剂。
再次,针对购买买家海鲜市场,协同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将海鲜市场的进货渠道透明化,规范其进货途径。
最后,做好相关监督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信息传达工作,促使其针对此类问题相互配合,及时监管,有所作为。
[color=](字数会不会太少了,对策题我是弱项)
让信任之花常开不败
材料中提到的刘女士归途中热心搭载同村李老太回家,却不料途中出车祸致使李老太伤势严重不治而亡。随后刘女士主动提出赔偿,李老太家人却不愿收下的故事。刘女士和李老太以及李老太的家人之间发生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这个故事也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刘女士和李老太的家人都是我们现实社会中最普普通通的人,却让这个社会因为信任而温暖,因为温暖而倍显温馨。
站在刘女士的角度,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因为条件的略微优越而拥有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她却没有因为这种优越而失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遇到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她主动伸出援手搭载她们回家,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越,有的人却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变得麻木不仁,丧失了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和互帮互助的品质。摔倒在地的老人无人敢上前搀扶,路人好心的指路却被怀疑的眼神阻拦,这些都是多么让人心痛啊。而刘女士的一双援手,搭建起了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桥梁,是值得肯定的。
站在李老太家人的角度,虽然李老太由于三轮车侧翻受伤不治身亡,但他们仍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刘女士的热心帮助和好心赔偿。李老太家人身上体现出的感恩,知恩图报,不以怨报德的品质,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肯定的。同样,当今社会助人不成反被讹诈的事例也屡屡见诸报端,受助者以怨报德的行为,对助人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也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更是对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提出了一个巨大的考验。
话说至此,那么我们整个社会应当做些什么呢?我们应当倡导全社会形成帮人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使民众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参与社会生活。积极鼓励助人者的助人行为,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嘉奖和必要的物质奖励;同时我们也要倡导被助者常怀感恩之心,以平和和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意外。遇到诸如故事中的行为,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也可出面帮助刘女士对李老太家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彰显社会的力量,保护助人与被助者双方的权益。
希望我们的社会出现更多因信任而感人的故事,希望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都能相信爱与信任的力量,希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美好,给予社会大众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希望信任之花能够常开不败。
[color=](思路啊,这个切入点我倒是没有想到,从信任的角度展开,但是我感觉在行文过程中,中心论点好像不是很明显,整体思路不够清晰,题目是从信任开始,一二段切题较好,但第三段忽然转向感恩,我觉得过渡太突然,这样写的话主线不够清晰.我觉得可以把论述范围扩大,从这个道德的整体角度讲会不会更好?) |
|